——收藏投資價值及市場行情
——收藏投資價值及市場行情
——收藏投資價值及市場行情
影印本是指影印工藝流傳到中國始起,出版者根據原書用照相制版方法印成的書。
古籍影印本的選擇要求甚高,至少定有四個影印標準:一、按注簡明、扼要而能解決疑難者;二、歷來讀者都認為校注精確者;三、校注廣征博引而有研究參考價值,有多種注本的重要古籍;四、宋、元、明、清善本及抄本。達到前述四個標準的版本(以孤本、珍本為限)均以舊紙型及書版格式盡可能保持原古籍的風格并用宣紙影印線裝。改革開放以前,專供大圖書館和專家學者收藏和研究參考使用,均不廣泛發行,故出版套(冊)數極為有限,多則數千套(冊),少則僅十套(冊)。
具有收藏、投資價值的古籍印本,應以1966年以前各大書局館社的為限,如商務印書館、中華書局、人民文學出版社、文學古籍刊行社、文物出版社等。這些大書局館社的初版古籍影印線裝書,無論是母本的選擇,紙張的高要求,精湛的影印工藝,古籍版式的復制風格都是當時第一流的,極具版本、史料研究參考及書影鑒賞價值。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1922年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的涵芬樓影印初編《四部叢刊》仿宋紙型線裝本,最具收藏、投資價值。
初編《四部叢刊》本,以涵芬樓所藏古籍數萬冊為底本,同時又借傅氏雙鑒樓、瞿氏鐵琴銅劍樓、葉氏觀古堂、鄧氏郡碧樓、玉田蔣氏藏宋刊本、建德周氏藏宋刊本、清內府藏宋刊本、江南圖書館藏善本等為底本精工影印,基本包括了當時所見古籍名刊。“初編”收宋本45種,金本2種,元本19種,明寫本6種,明活字本8種,校本25種,高麗本7種,釋道藏本4種及其他一些明清善本,縮印成版體整齊、方便函套收藏的本子,并載原書尺寸大小于每本首頁,以存原書面目。
《四部叢刊》為我國古典文獻中的珍寶:“初編”收集經、史、子、集典籍凡320種(不包括24史),8573卷,分裝2112冊;隨后在1934年出版“續編”,收書77種,1438卷,分裝500冊;1936年,又續出“三編”,收書71種,1911卷,分裝523冊。歷時17年終于完成《四部叢刊》的全部出版,總計3135冊,近9000萬字。
涵芬樓影印《四部叢刊》,是民國時期古籍影印本中的佼佼者,也代表了民國時期古籍影印本的最高成就。這部叢書的出版,使版本專家能夠隨時品鑒古刻神韻,使學者可作??敝Y。
1932年1月29日凌晨,因商務印書館連續遭到日本侵華敵機狂轟濫炸,其總務處印刷所、編輯所、書棧房均被炸毀,附設的涵芬樓、東方圖書館、尚公小學亦遭炸起火,46萬冊中西文藏書連同稀世古籍珍本全部化為灰燼,但化一為千的“涵芬樓”影印本,卻被擁有者百般呵護珍藏傳世,此乃不幸中之大幸矣。
1998年11月21日,筆者有幸淘得上海涵芬樓影印初編《四部叢刊•經部》仿宋紙型線裝本,其母本分別為:《周易》10卷2冊,涵芬樓藏宋刊本;《周禮》12卷6冊,葉氏觀古堂藏明翻宋刊本;《禮記》20卷5冊,涵芬樓藏宋刊本;《儀禮》17卷5冊,葉氏觀古堂藏明仿宋刊本;《春秋公羊經傳解沽》12卷3冊,瞿氏鐵琴銅劍樓藏宋刊本;《爾雅》2卷1冊,瞿氏藏宋刊本;《毛詩》20卷4冊,瞿氏藏宋刊本;《孟子》14卷3冊,清內府藏宋刊本;《尚書》13卷2冊,劉氏嘉業堂藏宋刊本;《論語》10卷2冊,葉氏藏日本正平刊本;《孝經》1卷1冊,建德周氏藏宋刊本。書版尺寸20.4×13.6厘米,全冊8函套9品以上(圖1-3),購價300元。2003年6月,筆者又以70元購得一冊涵芬樓影印《默記》本。
從建國之日起,黨和政府十分重視保護、整理和利用古代文化遺產,其中也包括古籍。1952年10月制定了《1953年出版事業建設計劃》,這是我國第一個全國性的出版印刷事業發展規劃。當時,為響應這一“計劃”精神,各大書局、社,公私合營書館、店,均以宋、元、明、清及名抄本為底本,有限地影印了一批宣紙線裝書。在開國領袖毛澤東先生的藏書中,有很多是這一時期的古籍影印本,其中的《楚辭集注》是毛澤東在1961年6月16日,特別指名要收集人民文學出版社1953年影印的(圖4)。“文革”前至建國初期的古籍印本的出版種類,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無論是在分門別類、影印工藝、版式風格、紙張、函套包裝、數量、質量上都是最齊全、最精湛、最豐富的。這一時期的古籍影印宣紙線裝本,極具收藏價值和投資價值。
我們來回顧一下古籍影印本在拍賣市場的成交價格,就知其珍貴。民國時期的古籍影印線裝本拍賣價(人民幣):1997年中國書店秋季書刊拍賣會,民國時涉園《墨?!?冊9200元拍出;民國十八年《李明仲營造法式》8冊8500元拍出;民國陶氏《松陵集》10卷4000元拍出。2004年北京萬隆春季拍賣《欽定四庫全書》民國商務印書館影印文淵閣本6冊成交價5500元。2005年北京海王村大眾書刊資料拍賣會第31-32期,《閨范》4卷4冊2000元成交;《宋本春秋公羊疏》涵芬樓1函1冊1200元成交;《南海先生詩集》1冊1000元成交。建國初期古籍影印線裝本:《新刊奇妙全相注釋西廂記》1函2冊成交價2500元;《列仙全傳》9卷3冊1500元成交。2005年8月,上海圖書公司收藏的一套《百衲本二十四史》商務印書館1916年影印線裝本全820冊,在上海書展上以18萬元的價格被一位讀者購走。
在今天的古舊書市上,古籍影印線裝本就比拍市便宜得多了:民國古籍影印函套線裝本4冊至6冊套8品以上者,交易價1500元左右;單冊本50~100元就可得手;涵芬樓版在100~150元之間。建國初期至“文革”前的古籍影印函套線裝本4冊至6冊套8品以上者,交易價在800~1200元之間;單冊在30~50元左右。
2000年,筆者在重慶中興路古玩市場買的《楚辭集注》1953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影印宋端平刊本宣紙線裝函套全6冊9品150元(圖4,已賣1200元);《欽定四庫全書》(軒集)民國商務印書館影印文淵閣本線裝9冊(缺一冊)9品90元(圖5);《南史》《北史》涵芬樓影印線裝9冊(不全)9品90元(圖6)?!读凝S志異》1955年文學古籍刊行社影印蒲氏手稿本宣紙線裝函套全5冊9品200元(圖7,已賣1000元);《明嘉靖董解元西廂記》1963年中華書局影印嘉靖刊本宣紙線裝函套全上下冊9品100元(圖8)。
愛好古籍收藏的朋友,不應苛求孤本絕品。從實際出發,收藏或投資古籍影印線裝本,現在正值佳時,搶抓機遇有心收集。本文所述的初版本8品以上者,年增值率在20%~30%之間。說不定還會給你帶來意外的驚喜,筆者說的這種驚喜,是指有些影印本的古籍母本佚失后,它的影印本就成為珍稀母本了,其增值率可達數十上百倍。
值得注意的是,一定以宋、元、明、清善本及名抄本(孤本、珍本)為底本的影印本為限;一般的油光紙或新聞紙影印寫本(包括石印本),是無收藏和投資價值的。
古籍影印本,不論是民國還是建國初期和現在出版的,都具有文獻和鑒賞雙重價值,是古籍母本的“兒子”,也是華夏文化的史料,當為收藏、投資的珍品。我們通過書刊拍賣不菲的價格,不難預測古籍影印線裝書,將蘊育著較好的市場行情。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