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作品”泛濫背后有玄機
“名家作品”泛濫背后有玄機
“名家作品”泛濫背后有玄機
上海一位老資格的藝術品拍賣師近日公開了他的疑慮:現在藝術品拍賣會上的一些熱拍的書畫名家的作品怎么會越拍越多?以張大千為例,他生前畫畫速度并不是很快,但在現如今的藝術品拍賣會上,號稱張大千的拍品是鋪天蓋地,“拍”不勝“拍”,似乎永無窮盡。
對此,一些藝術品鑒定界權威人士一語道破天機:“不是張大千留下的作品多,而是現在仿冒張大千書畫的水準越來越高。足以令最權威的鑒定師有時也會看花眼”。去年國內某大城市的春季藝術品拍賣會總共不過舉辦了20多場,但是,竟然出現了50多幅號稱創作于上個世紀40年代的張大千的青綠山水畫,當然,其中不少都是贗品。
再如,齊白石的工筆草蟲畫向來身價不菲,一只“草蟲”以數萬元計,于是乎有的所謂的齊白石作品竟然出現了七八只草蟲漫天飛、滿地爬的乖張情形。齊白石生前潤單上向有“橫幅不畫”的聲明,近年來拍賣市場上卻冒出了大量齊白石的橫幅畫。至于拍賣市場上時常可以見到的名畫家作品的“雙胞胎”乃至“多胞胎”現象,其中更是有詐。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