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萬賣素描陳逸飛遺作沒人接招
26萬賣素描陳逸飛遺作沒人接招
26萬賣素描陳逸飛遺作沒人接招
成都藝術界新年第一拍遇冷,價高作品少人問津,首次在川參拍的陳逸飛遺作《西藏的騎馬青年》不幸流標。
早報訊(記者肖姍姍攝影向寧)“15000,一次!”“22萬最后一次!”“8000,有人叫價嗎?”8日上午,隨著拍賣師報價、敲錘,成都藝術界第一拍———翰雅2006迎春拍賣會在某酒店進行。此次參拍的作品估價在上千萬元以上,共計382幅,是成都近年來較為大型的拍賣,吸引了無數藏家競拍,著名油畫家周春芽也現身拍賣現場。經過兩個多小時的激烈競價,最受關注的兩幅畫,張大千的《仕女圖》以22萬元的高價出手,而首次在川參拍的陳逸飛遺作《西藏的騎馬青年》卻因起價太高,不幸流標。
國畫俏于油畫
在8日參拍的畫作,大多為中國畫,油畫只有20余幅。而從現場競拍的情況來看,中國畫也的確俏過油畫。除了一兩幅價位較低的作品,剩下的油畫幾乎全軍覆沒,無人接手。對于這種情況,協辦方省工商聯古玩業商會的一負責人認為:“這與整個收藏大環境有關,2002年前,受東南亞和中國港臺地區經濟低迷的影響,內地油畫市場價格較低。直到近一兩年,油畫的行情才開始轉暖。就成都而言,大多數藏家仍然偏愛國畫,而且油畫的價位相對國畫高出了很多。”事實上在昨日的拍賣現場,買家們愿意舉牌競拍的多為千元的低價位作品,而這種情況并非只發生在油畫身上,不少上萬、十萬的精品中國畫都屢屢流標。
新人新作受寵
除了價格的高低會影響買家的競拍,買家的個人喜好充分體現。“畫家有沒有名氣不重要,只要看上去舒服我就買。”一位買家直言。如此一來,大批當代書畫實力派名家的作品也遭遇了一次次流標,一批后勁十足的新人反倒異軍突起,成為買家們的新寵。像以畫猴聞名的畫家周北溪的幾幅力作都無人叫價.
□拍賣交鋒
陳逸飛遺作流標
本次拍賣最受關注的莫過于著名國畫大師張大千的《仕女圖》和陳逸飛的遺作《西藏的騎馬青年》,兩幅畫的最高估價均在30萬元左右。但在8日的拍賣現場,兩幅畫卻受到了不同的待遇。或許是為了營造“龍頭鳳尾”的氣勢,主辦方將兩幅畫放在了開場和結束的黃金競拍時段。開拍不久,張大千的《仕女圖》隆重亮相,但高達22萬元的起拍價讓全場買家呈觀望狀,就在拍賣師要換拍下一幅時,一位神秘買家舉牌示意,《仕女圖》以22萬元的起拍價一拍成功。相比之下,陳逸飛的遺作就沒有這么好26萬元的高位起價無人接招,最終不幸流標。
周春芽搶老鄉畫
“15000,一次!”“我再加500!”“16500!17000!……17000最后一次!成交!”8日,在競拍清乾隆年間著名畫家龔晴皋的一幅《山水》時,現場出現了高潮。起價10000,引來了無數買家的競拍,幾個回合下來,只剩下180號的買家和另一買家爭奪,另一買家甚至一次加500元,希望讓180號放棄,誰料180號卻咬緊不放,最終以17000元搶入懷中。仔細一看,180號藏家不正是著名油畫家周春芽嗎?面對眾記者的追問,周春芽坦言:“我今天就是沖著這幅畫來的,因為龔晴皋是我老家重慶巴縣的人。他的畫很少了,大部分都珍藏在重慶博物館,所以我是無論如何要把它拍下來。”說完,周春芽長舒一口氣,笑言:“幸好那一位沒再跟我爭下去。”
□行家有話
據統計,8日拍賣的成交率僅30%,離主辦方先前預計的50%相差甚遠。對此,周春芽坦言:“總的來說,成都的藝術品拍賣市場還不活躍,我今天來,就是來支持家鄉的拍賣事業的。”周春芽告訴記者,北京、上海、南京的拍賣市場非常樂觀,很火爆,成都如果要達到那種境地,還需要時間慢慢培養。談及陳逸飛遺作流標的原因,周春芽說:“《西藏的騎馬青年》畢竟是一幅素描,素描不同與陳逸飛的油畫,所以起價26萬太高了,成都的買家現在都很冷靜,不會盲目追崇畫家的名氣,流標是必然的。不過,如果換作在北京、上海等地拍賣,可能境遇又不同了!”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