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收藏家驚動國際市場
中國收藏家驚動國際市場
中國收藏家驚動國際市場
買氣十足 中國收藏家驚動國際市場
上海某旅行社近日組織了一個特殊的赴歐旅行團。該旅行團的成員基本上是一些中國藝術品收藏者,他們到歐洲的目的不是游山玩水,而是到當地的古玩店采購中國藝術品。12天的旅行結束,不少人都尋覓到了自己滿意的中國藝術品。而他們充沛的買氣,也令歐洲古玩界人士大開眼界。
重金求購流失中國藝術品
近兩年,中國的收藏者不僅在國內的藝術品市場大展手腳,風頭超過海外買家,而且已經將觸角伸向世界上主要的中國藝術品市場。由于種種原因,幾十年來許多精美的中國藝術品流失到海外。而這些藝術品通常是以非法形式落入海外的私人收藏家和博物館手中。現在,隨著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一些富裕的中國收藏者開始用重金求購流失的中國珍貴藝術品,使這些中國藝術品重返祖國。這也是中國經濟地位上升的重要標志。
與80年代日本投資者蜂擁而入國際藝術品市場搜集梵高的作品及其他西方藝術品不同,中國許多收藏家對中國歷史上的藝術品興趣更濃厚。他們正在世界各地對中國藝術品提出高額報價。去年11月,北京舉行了一次拍賣中國收藏家王世襄收藏的家具、繪畫、玉器和其他藝術品的拍賣會,一個竹雕拍出100萬美元的高價。據拍賣業權威人士透露,5年前,這個竹雕最多拍賣出十分之一的價格。
舊金山的玉器交易商山姆·伯恩斯坦指出,在許多藝術品拍賣中,中國的價格甚至比美國高30%。他說,有些中國購買者看來完全“不惜成本”。
中國的新一代收藏者有不少都是民營企業家。他們眼界開闊,出手不凡,將收購中國藝術品既作為顯示自身實力的方式,也看作是表達民族自尊心的最好途徑。他們已經成為推動國際中國藝術品市場發展的主要動力。
海外巨頭日趨重視中國市場
國際拍賣行現在也越來越把中國看作是收藏家的重要源頭,而不僅僅是收藏品的輸出國。據佳士得拍賣公司駐上海代表稱,在去年秋季的紐約拍賣會上,中國收藏家購買了該公司所銷售的中國藝術品的13%,在倫敦拍賣會上購買了18%,大大高于5年前的比例。
而據美國的《華爾街日報》報道,另一家國際拍賣業巨頭———蘇富比拍賣公司負責中國和東南亞地區的董事總經理亨利·霍華德·斯尼德表示,中國的富人對藝術品市場的參與程度比先前的任何時候都高。去年,蘇富比公司將一個未透露姓名的收藏家提供的雕龍陶瓷花瓶以130萬美元的價格賣給了一位中國內地購買者。而蘇富比拍賣公司駐上海代表汪潔女士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蘇富比公司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重視中國市場。幾年前,蘇富比拍賣公司在北京、上海開拍賣會預展,只是為了造勢打打影響。而現在,已經完全有了實質性的商業意義。
駐倫敦的東方藝術品交易商吉瑟普·埃斯肯納茨表示,中國這些新出現的藝術品愛好者已開始頻繁拜訪倫敦和紐約等地的中國藝術品私人交易商了。這種情況和35年前日本成為全球經濟大國時出現的情景完全一致。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