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畫家們的節(jié)日
油畫家們的節(jié)日
油畫家們的節(jié)日
我曾看過一部電視片,播的是非洲熱帶自然景區(qū)里的動物故事。那里的動物,因為久旱而被擠到了一塊塊干涸池塘邊,它們束手無策地等到天下雨。正當它們絕望之際,天空驟然下起了大雨,河水漲啦、叢林濕了。大自然的一切仿佛都在歡笑!這時有一句臺詞:“這難道不是動物們的節(jié)日嗎?”這句話給我印象太深了,以至于經(jīng)常想起。使我對“節(jié)日”又有更深的理解。“節(jié)日”等同于一群人共享著同一主題的幸福,甚至還適用于動物、植物。2003年12月,一個由二十多人組成的畫家寫生團,相聚在黃山山下,著手為期的十天的寫生活動。其活動被稱之為:“山水夢境”——中國著名油畫家黃山風景寫生展活動。對于畫家來說,寫生、展覽都是日常工作,不值一提。但是,把畫家們聚集在一起,在相同的地點寫生,作畫,其感受就不一樣了。我特別容易為此類的活動激動和興奮。其實大伙都很高興,雖說開口說話往往是“南腔北調(diào)”,但一旦聞到油畫的氣味,就一下子沒了陌生感。人一興奮就容易想起“節(jié)日”。后來我把我樣的活動日,冠名為“油畫家的節(jié)日”。當然,我們并不像電視片里所說的動物那樣,因為某種無奈才聚集到一塊的。然而,我們相聚一起畫畫的心情,確確實實是和動物們盼到上天下雨一樣的。難怪有位十分知名的畫家興奮而又詼諧地說:“畫家們一字排列對景寫生,仿佛是在‘高考’”。大伙都樂了,這是由衷的。你別說,這話也真恰當咧。也真像是一次考試。雖說“來者不善”,各有自己的“絕活”。但當著各路高手的面作畫,還真要有點自信和勇氣呀。這像在考場一樣夠刺激。話又說回來,說是像“高考”。也有很不像的地方。高考的考生,水平的高低不平,考卷水平相距較大。而這里的寫生活動力卻是“百花齊放”!各有各的味兒,各有各的奇,各有各的好。每天寫生完畢,吃完晚飯之后,最好玩的事便是:各自把“考卷”擺在賓館會議廳里展示,就像是一次盛會,彼此欣賞、贊嘆……流連忘返著實是一種享受。這種享受在平時是沒有的。借用當下常見的一句電視廣告語:“一般人我還不告訴呢”(如果你有機會參加寫生團的活動,一定不要錯過)。這又使我想起了另一件事,有一個星期六,我和兒子驅(qū)車到郊外玩,恰巧碰到一群航模迷在放飛機。二十多人里,有老有少,不同職業(yè),不同水平,但志趣相同。他們?yōu)榱斯餐膼酆茫叩搅艘黄稹]有獎金,沒有報酬,卻能如此癡迷的在陽光下長期逗留,令人感嘆!有一個小孩,眼瞅著幾百元剛買的飛機從高空跌落,摔得粉碎,傷心地哭泣;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位退休老人,全白的頭發(fā),地上擺放著一些被換下的,滿是傷痕的零件,他的飛機不知被摔過多少次?我沒有深究。看著他拿著遙控器仰望長空,欣賞著心愛的飛機作各種飛行姿勢……我似看到到老者的以前,也許他曾經(jīng)是一個愛哭的小孩。他的執(zhí)著讓我一下明白了其中的奧秘。
其實,航模迷的舉動和我們一群畫家來到黃山寫生,其道理是一樣的!人是要有夢,要有熱情,甚至是癡情!為了自已的理想去奔,去生活,如果恰巧大家伙又有著同樣的夢和愛好,甚至還是自己選擇的職業(yè),又能圍坐在一起做同樣的作業(yè)或“試題”,而“考場”又設在著名的黃山、宏村、西遞村。難道這還不是他們的“節(jié)日”嗎?
至少,我認為是“節(jié)日”。 (2002年2月12日 張冬峰)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wǎng)”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nèi)容均屬于本網(wǎng)站專稿,如需轉(zhuǎn)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wǎng)”水印,轉(zhuǎn)載文字內(nèi)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wǎng),否則本網(wǎng)站將依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wǎng)絡知識產(chǎn)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wǎng)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