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畫收藏魅力大
版畫收藏魅力大
版畫收藏魅力大
版畫,以各種板材為創作介質,按其印刷方式不同可分為平版畫、凸版畫、凹版畫和孔版畫,按制版材料的不同可分為石版畫、木版畫、銅版畫、絹版畫、絲網版等,是用生動的線條和色塊來表現生活、表現美。最近,在安徽省版畫收藏家牛育民先生家中,我看到了他收藏的不同時期、不同類別、不同風格的版畫,真正感受到版畫這一特殊藝術語言魅力。
牛育民說:“版畫的形式語言極為豐富,表現的題材也非常廣泛,特別是一些早期版畫還有著特定的歷史背景和意義,也因此富有極高的欣賞與收藏價值。版畫是由藝術家親自創作、制版、有編號簽名的限量印制品。一幅版畫的完成,需要藝術家在起稿、刻板、印刷這一系列過程中,都要精益求精,任何一個環節的失誤都會造成一件作品的徹底失敗。”
中國版畫傳統源遠流長,版畫現存最早的是出于唐代,風起于宗教興盛,宋代時期是版畫創作的最高峰。版畫在民國主要用作書籍插圖和民間年畫。20世紀30年代在魯迅先生的大力倡導下,現代意義上的版畫在中國誕生了。版畫,尤其是木刻,以其材料易取制作便捷的優點在革命戰爭年代里發揮了積極的戰斗作用。在這一時期產生了古元、嚴涵、李樺、力群、李少言等一大批優秀版畫名家。由于戰亂,解放前的版畫原作留存下來極少。解放后由于人民政府的大力提倡,版畫創作也出現過幾個高峰,留下了很多頗具時代特色的作品。
牛育民收藏版畫大概是從2000年左右開始的,幾年的時間里收藏了約200多幅的版畫。其中解放區為背景的版畫是主要收藏對象,牛育民說這與自己喜歡歷史題材和事件有關。為了收藏版畫,牛育民經常去古玩字畫店、畫廊、畫展,有時還與朋友相約去各地的名勝古居、文物保護點,他說:“在那里總能有你意想不到的收獲”。牛育民為了吸取更多的版畫知識,花了幾十萬購買了許多與此相關的資料書籍,根據書上的文字資料與自己的版畫相互印證,從中知道版畫的價值、類別、年限、背景,這也給他的收藏帶來樂趣。一次在本資料書上看到一幅《毛主席郵票票樣》的小版畫,與自己作為郵票收藏的藏品一樣,連忙找出那張“郵票”,逐一對照多方考證,終于證實這張“郵票”的確是一張不多見的郵票型版畫,且價值2萬多元。
版畫收藏的多了,牛育民也因此結識了一些版畫作者和收藏愛好者,他的藏品中就有多幅是與作者幾經交涉做工作,從作者手中買到的。“有的版畫連作者自己都沒有留存,他們若是要看自己的作品說不定還要到我這來呢!”牛育民笑說。當然了,也有版畫收藏愛好者用同樣的方法從他這兒買畫的,牛育民說:“實在不想賣,都是我好不容易得到的,但是那些人實在是跟得緊,他們的心情同樣我也能體會到。”
作為一位畢業于美術學院的專業人士,牛育民目前活躍在版畫收藏領域與他的專業有關。對藝術的熱愛,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將版畫帶進人們的生活,愿意與藝術家們一起為版畫藝術的發展做出貢獻,這就是他所追求的。
版畫“錢”途
近幾年來,一些名家的版畫作品被收藏家認同,市場價格也呈現了上升的態勢,一些名家的作品已達萬元以上。2002年南方某市的一次春拍會上,某著名版畫家的一幅《西遞材系列(1套8張)》以近97000元成交,創下該市歷次版畫拍賣的最高價位。同年秋拍會,某畫家的一幅《奮戰船頭》也以16000元的價格成交。在畫廊里,版畫作品也因其較強的裝飾性和現代感,被越來越多的家庭所矚目。種種跡象表明曾經是附屬品的版畫,如今也成為一門具有獨特收藏投資價值的藝術品。
在去年年底舉辦的中國嘉德2003廣州冬季拍賣會暨“1940~2003 中國版畫典集”專場拍賣會上,整個專場拍賣以134.2萬元的成交額和 55 %的成交率創下了國內版畫拍賣市場的最好成績。
版畫的收藏與投資在歐洲有著悠久的傳統,版畫專場也是拍賣中的常設場次,但目前我國版畫收藏仍處在摸索階段。嘉德的這場版畫專場拍賣可以說是個開門紅。嘉德拍賣行決定把版畫列為常規專場進行運作,每次都將精選50~60幅經典版畫作品參拍,為大家提供一個全新的又具活力的收藏與投資品種。
□ 范 萍 /文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