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11月設壇縱論“藝術與誠信”
文化部11月設壇縱論“藝術與誠信”
文化部11月設壇縱論“藝術與誠信”
5月15日,文化部文化市場司在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對外宣布,由文化部市場司主辦、文化部文化市場發展中心與上海文化藝術基金會承辦的“首屆中國畫廊推價展暨國際畫廊邀請展”與“第五屆中國藝術產業論壇”,將于今年11月5日至9日在北京國家博物館舉辦,屆時將為藝術市場再添一場盛會。記者在會上獲悉,今年的論壇與首次舉辦的畫廊邀請展皆以藝術品經營的“誠信”為主題。
長期以來,誠信一直是制約藝術市場良性發展的瓶頸,以誠信為題可以說直接切中要害,主辦方將從哪些方面的誠信這張牌?這是業內人士普遍關注的問題。鑒于此,《寶藏》特別采訪了具體操作這次論壇與展會的有關人士。
藝術產業“誠信”先行
“中國藝術產業論壇”今年已經是第五屆,歷屆都有一個貼近市場的主題,今年也不例外,據文化市場發展中心副主任陳興保透露,“今年藝術產業論壇的主題是‘誠信’,同時也是畫廊博覽會的主題。”
為什么選擇“誠信”作為今年論壇的主題?
文化部文化市場司副司長張新建在接受《寶藏》采訪時表示,隨著我國經濟的迅猛發展,人們的消費觀念不再局限于單純的物質享受,包括收藏字畫、古董在內的文化消費成為越來越多人所青睞的投資項目。但正如改革開放初期所出現的市場混亂狀況一樣,而今的藝術市場也存在著不少魚目混珠,以次充好的現象。因此就需要規范市場發展,建立信用體系,最大程度地保護消費者利益。故而今年的藝術產業論壇,將邀請海內外知名專家、學者、藝術家、藝術經紀人、收藏家等各界人士,以“藝術與誠信”為主題,總結與展示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藝術市場發展的基本面貌。探討在中國藝術產業發展與繁榮的今天,如何建立藝術市場的信用體系。并就藝術經紀人、中國畫廊業的現狀與發展前景、扶持和繁榮發展畫廊業的政策建議、建立與國際著名藝術博覽會和畫廊的定期合作機制,增強我國畫廊業在國際上的競爭力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以引導中國藝術市場的健康與繁榮。
您的畫廊誠信嗎?
您的畫廊誠信嗎?文化市場發展中心副主任梁鋼認為,這個問題已經成為當前中國畫廊發展的一個關健性問題,它將直接制約著畫廊業在新世紀的穩定發展,正由于此,文化市場發展中心確定在“第五屆中國藝術產業論壇”舉辦期間同期推出“首屆中國畫廊推介展暨國際畫廊邀請展”,將誠信帶到藝術市場中來。屆時將有60多家國內優秀畫廊和國外知名畫廊參加,這是往屆藝術產業論壇所沒有的。據陳興保介紹,此次邀請參展的國內畫廊均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文化廳評審推薦,并經文化部文化市場司嚴格篩選后入圍。它們不僅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示范意義,而且部分誠信畫廊的經營模式還是本屆藝術產業論壇的點評、推介內容。畫廊博覽會將以黨的十六大提出的大力發展文化產業精神為指導,以文化部關于“建立中國藝術市場信用體系”為主題,以政府倡導藝術行業“重藝術、重誠信”為宗旨,把行業守信、業績良好的國內畫廊向社會推介,建立中國畫廊的總體品牌,逐步向國際藝術市場推廣。
與畫廊的經營規則一樣,在博覽會這個平臺上,主辦方考慮到藝術家、經紀人和收藏者三方利益關系,為其搭建一個暢通的信息通道,解決銷售方和收藏者之間信息不通的困擾,為畫廊尋找自己的出路。通過與企業、收藏者之間達成的相互理解,構建他們的誠信關系,并希望企業在展會上的藝術品認購來獲得最大的支持。陳興保表示,參展的60多家畫廊帶給展會的突出特點是:層次高、講誠信和有亮點。所謂層次高,一方面,這些畫廊不僅由文化部門嚴格篩選而出,而且在畫廊業具有一定的影響力和良好口碑。另一方面,在展位的設計上,不僅風格新穎、合理、得當、而且給予每個參展商足夠的空間,避免地攤式的擁擠。
據陳興保介紹,“所謂講誠信,就是參展作品檔次、質量到位、保證無假作。另外,會議主辦方還建立了藝術委員會,聘請國內外藝術專家對作品進行嚴格審核。展會希望通過新聞媒體的宣傳、社會各界的支持,打造誠信的戰略品牌。而在尋找亮點方面,展會還從國內外畫廊中選取熟為人知的藝術作品作為自己的最大特色。”
作為藝術品的一級市場,畫廊在畫家與收藏家之間起著誠信的紐帶作用。在這種互相信任的關系中,畫家是藝術的創作者,而畫廊則是藝術的經銷方。由于畫廊能夠給予畫家基本的生活保證,并為其建立一個固有的收藏圈,所以被畫廊代理的畫家與其他畫家相比更能全身心地投入創作。同時因為有畫廊的代理,畫家對自己作品的市場定位有了更明晰的把握,這樣更有利于堅持自己固有的風格。另外,畫廊除了能夠為藝術家帶來經濟利益外,更能帶來好的聲譽。經過優秀畫廊推介的畫家通常具有發展潛力,而收藏他的畫則一定存在升值空間。
盡管畫廊業在藝術市場上有著推介藝術和指導收藏的重要作用,但在我國依然處于初級階段。最早的畫廊出現于上世紀末80年代,發展到現在共有4000多家,但維持到現在真正有規模的僅有幾百家。還沒有形成一個規范化、有實力的產業群體。與國外畫廊企業化相比,我國的畫廊基本上還屬于作坊式經營。而且,由于缺乏市場規范,有些畫廊在動作過程中,違背了誠信的原則,向收藏者兜售假畫,或者以次充好,嚴重損害了收藏者的利益。破壞了正常的藝術市場規則,使購買者對畫廊業產生不信任,從而脫離畫廊,將拍賣會和向畫家直接購買作為收藏的主要途徑。這樣,失去了畫廊的推介和指導市場作用,表面上看似乎收藏者最大限度地維護了自己的權益,而藝術家也能越過畫廊獲得更多的經濟實惠。但從長遠看,不僅不利于新興藝術家的挖掘與發展,以及知名畫家的不斷成長,而且不能對同一個藝術家不同時期的作品做出詳細的市場分析,給收藏者帶來一定的盲目性。可見,“誠信”在藝術市場的發展中占有何其重要的地位。從藝術市場長遠的發展角度來看,這次論壇和推介展的舉辦,將是文化管理部門對目前混亂藝術市場的一次有意識引導和規范。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